- 2.7寸屏幕,240×400分辨率,防眩光
- 全天候使用,IPX7防水等级
- 铝合金边框搭配快速安装支架
- 屏幕横竖可切换显示
- 25-30小时使用时间,使用micro-USB充电,
- 通过Stages Link使用有线或者无线同步数据
- 最多一页显示16项数据
- 通过Stages Link个性化设置码表参数,及显示状态
- 快速选择活动,每项活动预制传感器,无需临时配对
- 5个实体按键,亲肤材质触感更佳
- 更多….
Stages Dash码表的消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,媒体或者是一些放出来的谍照,而产品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。
早在今年3月台北自行车展的时候,就已经看见过实物了,但那个时候看到的Dash还是DEMO版本的,不过据Stages产品经理介绍,那个版本已经趋近于正式版了,只是一些细节上的小变化。
当昨天在香港发布会的现场再次看到Dash的时候,我想Stages的产品经理确实没有撒谎,和在台北看到的版本几乎一样,外观看起来一摸一样,他讲在产品铭牌及外壳的部分进行了改进,整体性更加强,铝合金的边框和亲肤材质的表面过度的非常好。
外观方面大家可以看看图片,支持两个方向安装,当然,如果你是下面这款弯把就需要另外购买码表支架才行,目前推出的码表支架可以适用于:TT车,公路车,山地车等各类车型。
具体的参数可能大家没有什么概念,就拿Garmin Edge 1000进行对比。
屏幕:
Dash:2.7英寸, 240×400分辨率,5个实体按键,可横竖安装及使用,有背光
Garmin Edge 1000:3英寸 ,40×400分辨率,电容屏+2个实体按键,仅能单一方向安装及使用,有背光
防水:
Dash:IPX7
Garmin Edge 1000:IPX7
续航:
Dash:25-30小时
Garmin Edge 1000:15小时
连接:
Dash:蓝牙,ANT+
Garmin Edge 1000:蓝牙,ANT+,WIFI
APP:
Dash:Stages Link-训练计划+训练追踪+训练分析+训练成效+同步数据+设备参数设置
Garmin Edge 1000:Garmin Connect-训练分析+同步数据
回到香港发布会的现场,现场由Stages销售经理David Walker给大家介绍产品。
整个发布会介绍分为4个部分,而下图就很好的诠释了Stages的理念:
以车手为核心,围绕车手进行数据的采集(Stages曲柄功率计)→数据的显示及收集(Stages Dash码表)→数据的分析及反馈(Stage Link)→再次进行数据的采集、收集、分析
这一整套系统也随着Dash码表及Link软件的面世而最终形成一整套的训练生态系统
功率计想必不需要为大家介绍了,请点击链接:Stages曲柄功率计介绍
Stages Dash
和大家看到的一样,屏幕并不是非常主流的触摸屏,而使用5个实体按键,David Walker解释说在大量的调查反馈中显示,在单车码表上使用触摸屏并不是非常的友好,山地骑行就不用说了,颠簸剧烈,几乎无法调整,即使是公路骑行,因为相对运动的原因,通常无法准确的进行操作,除非是从骑行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单一屏幕显示,当然设计者的初衷不是这样的,而且买这么高端的码表用户不太愿意这样,另外针对戴全指手套的用户触摸屏也表现的不够友好(当你冬天也需要训练的时候),虽然现在的手套都有可触摸的功能。经常看汽车测评的朋友应该知道,评测新车的时候通常回聊到中控的位置,究竟是虚拟按键好,还是实体按键好,相比之下,虚拟按键更讨喜,显得更加“科技”,然而老司机们更喜欢实体按键,因为实体按键可以给予用户有效的反馈。总之不管怎样,SRM PC8 无触屏+平面3个实体按键
来看实物,正面上方的Stages LOGO并不是非常大,边框控制的恰到好处。前面则是标志性的LOGO,车队群中能更快的找到自己,就靠Dash了!厚度方面要比Garmin Edge 1000厚一点,但是因为Garmin Edge 1000表座凸起的原因,Dash反而整体更加轻薄一些。
右侧的分别是开关机按键(骑行开始按键)、返回按键(记圈按键),左侧分别是2个方向键和1个确定按键,凸起非常大,按起来反馈有力。开机后的初始界面非常简洁,四个功能性区域,左侧进入骑行界面开始骑行,右侧从上到小分别是活动选择、功率曲柄归零、基础设置。
开机视频:
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块240×400的2.7寸屏幕,黑白显示加入防炫光的技术,即使在阳光下也能进行清晰的辨认,背光可选择为关闭、常亮、10秒,同时可以设置屏幕反显,DIY过卡西欧手表的朋友肯定感觉很亲切,同样可以理解为白天模式和夜晚模式,理论上它们的耗电是一样的。
初次使用比较繁琐的地方就是设置,在设置界面可以快速的找到类似休眠时间、显示设置、时间显示、计量单位、个人信息(体重 年龄 FTP FThr等),其他的设置可以利用连接Link来设置,然后同步,后面会介绍到。
拿错了码表拍照,图片上的Dash是DEMO的版本,但是除了正中间铭牌,其他都是一样的,右上角是提示音发声的地方,就连David Walker都表示不大喜欢这个提示音-略显干涩的电子音,他说后期会通过固件更新到比较好听一点的声音。充电及数据接口使用Micro-usb,橡胶保护塞同时能阻塞水和灰尘的进入。支架卡槽的两个位置大小一样,所以才能支持横竖屏幕切换,拔取的时候需要两个手操作,没有Garmin的支架单手操作方便,但是卡的实在是非常牢固,装在DH上飞包都不一定能掉出来的。听说银色部分的铝合金支架后期也提供更换,也更加的个性化,不如镭射一个自己的签名可好?
Link体验
Link分为两个部分:一部分来自手机客户端,一部分来来自PC 页面版,如下图。
STAGESLINK APP,目前已经可以下载,但是功能还没有到完整的状态。早先使用功率曲柄的用户肯定不会陌Stagespower的APP,可以查看曲柄的基本信息及归零。那么STAGESLINK APP就在进一步的整合了,把Dash的管理也加入其中,另外就是训练系统的管理了,同时也会多一个Link的账户,好消息是在大陆注册登陆Link不需要VPN,坏消息是目前还没有中文版,但是基本使用没有问题。
Link website,页面顶端的显示了他的功能,日历(训练日历)、专业(有针对性的训练,包括引进著名的单车教练)、功率计、Dash。这里着重介绍了Dash的界面,这个界面可以全面且方便的对Dash进行调整,包括使用习惯,显示习惯,传感器配对情况,都能一目了然的看见并且更改。
之后我们也会专门介绍两个平台的软件,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大家进行使用。
下面介绍一些比较有趣的地方,还记得这篇文章开始的地方的这张图吗?请注意看左侧下面的这张图片,Dash横屏放置,一共有3排显示区域,请看最下面的一排数据。有类似经历的训练狂魔肯定一击即中,你是否有看见大环赛的公路车上管或者把立的位置的小纸条了吗?也许那是比赛的战术安排,也许那是比赛不同路段自己体力的输出分配。那么你一定懂了,再也不需要小纸条了,直接再Dash上面即能显示这些信息,下图则显示的是这一圈训练的功率及踏频,及提醒下一圈的时间、功率及踏频。
初见Dash到这里就告一段落,后期在我们实际测试使用后更新更多的信息给大家,同时我们的也即将开放预定,请关注Stages,关注镇洋。